医院目标:
政府放心、社会认可、同行尊重、患者满意、员工幸福
医院使命: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以人文的服务打造健康生活平台
核心价值观:
崇尚人文 勇于关爱 患者为本 服务永恒
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多在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后发病。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愤怒、惊恐、委屈等精神因素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以后因联想或重新体验初次发病的情感可再次发病,且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
由于癔症具有较大的神秘色彩,其症状表现又与许多疾病相类似。所以许多国家对“癔症”一词取消或避免使用,而我国的CCMD-3则保留了这一名称,对其解释为:
癔症为一种以解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和转换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为主的精神障碍。
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本障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力障碍外,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反复迁延。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较多。
此解释明确指出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特点概括为:部分或完全地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身份意识,即刻感觉以及身体运动控制等方面的正常整合,可出现一下症状:
(1)分离性遗忘症:属于心因性遗忘,患者没有头、脑外伤等器质性损害,而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突然失去记忆;被遗忘的事件往往与精神创伤或应激性事件有关,并非由于偶然原因而想不起来,如果只限于某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不能回忆,称局限型或选择性遗忘;对以往全部生活失去记忆者则称为广泛型遗忘。
(2)分离性木僵状态:精神创伤之后或为创伤体验所触发,出现较深的意识障碍,在相当长时间维持固定的姿势,仰卧或坐着,没有言语和随意动作,对光线,声音和疼痛刺激没有反应,此时患者的肌张力,姿势和呼吸可无明显异常,以手拨开其上眼睑,可见眼球向下转动,或紧闭其双眼;表明患者既非入睡,也不是处于昏迷状态,一般数十分钟即可自行醒转。
(3)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恍惚状态表现为明显的意识范围缩小,当事人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其注意和意识活动局限于当前环境的方面,只对环境中个别刺激产生反应,典型的恍惚状态见于催眠,巫术或迷信活动中施术者与“鬼”,“神”进行交往之际,以及某些气功,诱导的入迷状态。处于恍惚状态的人,如果其身份为神灵或已死去的人所替代,声称自己是某神或已死去的某人在说话,则称为附体状态。
分离性恍惚状态和附体状态是不随意的,非己所欲的病理过程;患者的运动,姿态和言语多单调,重复,通过他人或自我暗示,可随意控制这类状态的出现或消失者,属一种与特定文化或迷信相关行为;虽呈意识分离现象,不应诊断为分离障碍。
(4)分离性身份障碍:又称癔症性双重或多重人格,患者突然失去对自己往事的全部记忆,对自己原来的身份不能识别,以另一种身份进行日常社会活动;如神鬼或亡灵等附体,取代病人身份,对周围环境的觉察不充分,其注意和知觉只限于周围人和物的某些方面,且与病人改变了的身份相联系,无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以两种人格交替出现者较常见,称双重人格或交替人格;其中一种人格常居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