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随时想玩手机,可能有精神疾病!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教授KIMBERLY S. YOUNG提出的,他在1996年对396名严重上网成瘾的人做了调查研究后,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临床心理障碍。
根据国家卫健委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的定义,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等问题。其中,持续时间是界定网络成瘾的一项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和问题需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界定为网络成瘾。
虽然网络成瘾还没有100%被认定就是一种病,但现有国际诊断体系已将网络游戏成瘾纳入了疾病范畴。
在国际上,目前针对网络游戏成瘾有两种诊断标准,不管是哪一种诊断标准,都指出了“病理性游戏行为”的2条核心表现—
第一,游戏成瘾的人不仅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游戏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忽略了现实生活,无法再承担以往的社会角色,也不想再参与社会生活;
第二,丧失了对自我行为的控制,让游戏完全支配了生活。
大数据显示:网络成瘾与精神疾病关系密切
虽然说目前网络成瘾算不上病,但并不能忽视它带来的影响,尤其业内有研究提示网络成瘾与睡眠质量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抑郁甚至自杀问题都有关系。
拿抑郁来说,研究发现没有网瘾问题组里的学生,抑郁的患病率仅为1.01%,而轻度网瘾组抑郁的患病率增加到4.85%,在中度及重度网瘾组中直接飙升到了24.8%及58.73%。而在严重网络成瘾组中,至少共患一种精神病理综合征的概率接近70%。
同时,华西心理专家还比较了网络成瘾及单纯游戏成瘾与多种精神病理现象(强迫、抑郁、焦虑、严重躯体症状、睡眠质量、精神病特质及自杀风险)的相关性,发现网络成瘾比单纯的游戏成瘾更凶,因为它和这些精神病理征的关系普遍更紧密。
为什么会导致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是一种行为成瘾,其发生可能涉及(但并不限于)以下四种机制:
1.认知行为模型
由于自身原因难以建立现实人际关系,从而更倾向于虚拟环境,在其中获得满足。比如平时不善言辞、不擅交际的人,在学校单位甚至家庭里没有存在感,一旦发现自己在网上发帖引起了关注,或者游戏打得好获得了认同和满足,那这个人肯定就更愿意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2.神经心理学模型
每个人都喜欢追求愉悦,逃避痛苦,这是人的天性,而网络的使用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获得愉悦和满足,这种感受可以促使这个人持续地使用网络,一旦成瘾形成,这种感受就会转化为一种习惯状态,从而把上网变成一个固定行为。
3.补偿理论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学习好=好孩子的单一评价系统,这也就导致许多年轻人需要在网络线上活动中找寻“精神补偿”,通过参与网络活动找寻自尊与自我身份认同。
4.情景因素
网络可以帮助我们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困境,比如刚经历离婚痛苦的人可能上网寻求帮助,考试失败的学生可能通过游戏寻求安慰。此外,网络还可以帮我们应对孤独感,比如在家寂寞的老人通过上网找寻热闹或者亲情,比如有人新到一个单位不适应,跟同事不熟悉,下班后就会把时间投入到网上缓解孤独感。
测一测有没有网络成瘾?
很多人以为爱上网、爱打网络游戏入迷了,不想上学、不想上班,才算是网络成瘾,但其实网络成瘾通常起病较为隐匿,不容易被发现。
为了方便大家快速评估,这里为大家准备了Dr. Young 研发的网络成瘾测试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 IAT),一共20道题,做完加一下得分,看看网络成瘾严不严重。
正常使用:0~30分
轻度成瘾:31~49分
中度成瘾:50~79分
重度成瘾:80~100分
根据研究,如果得分符合中度以上成瘾,存在精神病理综合征的可能性就接近四成了!
化解网瘾要找对方法
在网络成瘾的人群中,青少年网瘾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而想要让问题得到解决,找对方法是关键。
1. “戒瘾学校”封闭式管理不靠谱
不管是已经被曝光的一些网戒机构,还是隐藏得深,号称能戒除网瘾的什么书院、游学营,把孩子丢进去只会遭受心灵和身体的双重摧残。
当然,也有部分家长反映孩子在进入这些机构后,真的听话了,但从心理专家的角度来看,这种听话只是孩子更加懂得隐藏自己,他们的内心深处,也许只剩下了麻木和仇恨。
2. 暴力断网或者没收手机等电子产品也没用
这样的方法想必不少家长都用过。以为把网断了,把手机、电脑收了,孩子接触不到这些东西,就可以把网瘾戒了,但这样的方式只会引起孩子激烈的情绪反应,甚至有新闻报道这样的行为导致孩子跳楼自杀,或者伤害家人的惨剧……
3.及时寻找专业的帮助才是正解
关注可能存在的抑郁、强迫、焦虑等共患精神障碍,及时到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处评估、诊断和治疗,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此外,可针对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心理创伤与应激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防治心理干预与调整。由于“缺少关爱”可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得到家庭成员的足够重视。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的干预和调整难以进行或效果不佳,建议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或咨询。